会议方式:腾讯会议语音会议会议时间:2020年5月15日会议记录人:连茂森
参与人员:
老师:顾宁、罗守华、陈阳、杨芳、李光、臧凤超、汤天宇、麦筱莉、
张智军、孙剑飞、姚红红、黄洁、
学生:李静、申云鹏、杜嘉程、陈璐杰、连茂森、王天舒、孙亦辰、王隽珂、
徐中娟、叶德雯、鲍英红、田祖昊、
一、罗守华老师汇报
课题任务:肺纤维化显微CT高分辨成像示踪研究;能谱CT搭建及K边缘成像实验
进展:
1、肺纤维化示踪实验:
2、K边缘示踪实验:
下一步计划。
肺纤维化示踪实验:
能谱CT搭建:
二、臧凤超老师汇报
课题任务:磁标记单细胞成像研究、基于大鼠脊髓损伤模型的磁标记干细胞示踪。
下一步计划:
磁标记单细胞成像研究:
对SPIO标记的MSCs进行特征验证。
基于大鼠脊髓损伤模型的磁标记干细胞示踪:
讨论:
顾老师:明确一下课题任务;
臧老师:课题任务:干细胞的单细胞检测,干细胞的示踪分布。
罗老师:单细胞检测没有展示;
三、杨芳老师汇报
课题任务:
基于瑞存的磁性气泡制备;磁性气泡标记干细胞后干细胞的活性,增殖分化,实现超声实时示踪和磁共振长程示踪效率;标记干细胞的单细胞成像灵敏度
进展:
1.材料构建和标记方法研究:
2.标记方法机理探索
下一步计划:
发现随着时间的变化,形态学上有发生变化,从时间点增加和通过流式细胞仪看细胞增殖分化因子的变化情况,探究超声力对离子通道开启、调控增殖分化的影像。
3.影像学研究
超声成像
下一步研究计划:
1.扫描参数
2.单细胞成像研究样品制备上。
3.已经标记干细胞的体外磁共振长程成像。
讨论:
张老师:磁性气泡的话是不是可以进行单细胞示踪,现有磁性颗粒有没有直接做成单细胞的。
杨老师:当然磁性颗粒浓度够大的话在磁共振上确实能单细胞成像,但是现在磁性颗粒标的话可能有过载或损伤的因素,气泡的话有信号放大的作用,进行信号增强。
四、麦筱莉老师汇报
课题任务:
瑞存标记的干细胞在比格犬脊髓损伤模型示踪;
瑞存标记的干细胞在临床脊髓损伤患者示踪。
进展:
1. 瑞存标记的干细胞在比格犬脊髓损伤模型示踪:
讨论:
罗老师:出血和干细胞是不是能区分出来,不管是T1/T2要区分出来,这样陈老师才能区分出干细胞示踪分布图。解决这个问题是避开不了的,最后上临床也要解决这个问题。
麦老师:可以从T1成像的瑞存进行浓度探索,如果能进行成像,在标记到干细胞进行体外成像,最后能成像之后再进行体内成像。
五、陈阳老师汇报
课题任务:完成干细胞空间分布示踪软件
进展:
1.示踪软件进度汇报
2.基于特征学习的QSM成像
3.基于AI的多株脐带干细胞成长状态识别
下一步计划:
完善示踪软件,收集更多的干细胞数据最后使示踪软件能投入临床研究使用。
讨论:
顾老师:工作要紧扣任务书上的内容,第三部分的工作也可以开展,但是任务书上的工作要做好。肝脏或其他脏器干细胞示踪数据也可以考虑到示踪软件,工作需要考虑软件是否能用上临床,脊髓示踪和QSM到底哪个能最后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陈老师:后续将工作重点放在示踪软件上。
罗老师:软件上要体现干细胞分布图,出血和细胞似乎并没有很好的区分,干细胞的示踪分布图如何展现?
六、汤天宇老师汇报
课题指标:干细胞活性体外检测
进展:
1.细胞图像质量改善;
2.可见光下MSC鉴别;
3.细胞形态学算法研究
下一步计划:
下周开始进行细胞实验,并体外验证,主要是解决金标准和图像质量问题,从二分类到多分类拓展,更换其他Marker进行方法迁移。
讨论:
顾老师:该工作您可能比较注重的是算法上的问题,但是也要多和细胞生物学上的老师多交流;叶德雯的数据怎么会染色一半有一半没有,下半边两个数据用算法上和人为检测有关系吗?
叶德雯:汤老师的定量是从形态学上的定量,我的定量是颜色上的定量
顾老师:研究内容要多进行讨论才开展。
罗老师:汤老师的研究内容是干细胞的活性评价,研究内容应多围绕指标。
顾老师:汤老师的研究和课题一课题三有非常大的关系,因为课题评价的时候很多会问道一些指标比如干细胞标记量,标记率、活性等,汤老师的算法能解决这些问题是研究的方向,每一步的工作应该解决问题。
七、李光老师汇报
课题任务:波谱成像技术进行干细胞成像示踪:
方案1.基于F19的示踪方案:
方案2.基于H的示踪方案:
顾老师:建议还是先做F19实验,
顾老师总结:
目前主要工作要围绕临床需求,比如说识别干细胞的问题,创新出好的技术,当然有创新的文章也是可以的。
叶德雯可以组织展开研究生的课题会议,研究生之间互相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