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新闻

    实验室新闻

    首页 / 实验室新闻 / 正文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间充质和神经干细胞的体内动态示踪技术与临床转化研究”2020年年度会议

    2020-10-26 叶德文 点击:[]

    2020年9月27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间充质和神经干细胞的体内动态示踪技术与临床转化研究”2020年年度会议在苏州中科院纳米所顺利召开,会议旨在通过四个课题组对本年度工作的总结,与各位专家一起明确今后的主要研究路线,更好地推进项目发展。会议特别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刘昌盛院士、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胡宝洋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李昕欣教授、天津医科大学顾汉卿教授以及江南大学陈敬华教授莅临指导。项目组参会人员包括项目首席顾宁教授、各课题组负责人:东南大学姚红红教授、罗守华教授,苏州纳米所张智军研究员,以及各课题组的骨干老师和研究生同学等。

    会议第一部分为课题骨干老师的年度汇报,首先由顾宁教授进行了致辞,顾宁教授指出本次年会的目的在于推进项目相关进展,盘点各组的工作与需要协调的方面。第一课题组由孙剑飞教授,邓宗武教授,索广力研究员进行汇报,孙剑飞教授汇报题为“磁感应蛋白作为干细胞示踪剂的研究”,主要展示了研制铁纳米颗粒示踪剂的新技术并介绍了了磁感应蛋白这一可遗传的生物示踪剂的进展,随后邓宗武教授做了题为“酶响应报告细胞定向分化”的进展汇报,黄洁老师针对金纳米示踪剂的进展做了简要介绍,其中包括荧光素酶联合金纳米示踪剂的研发和温敏示踪剂标记策略,索广力研究员介绍了“因子梯度ECM材料诱导MSC定向迁移”相关新进展。接着第二课题组的罗守华教授,麦筱莉老师,臧凤超老师以及李静同学针对示踪影像技术进行了汇报,罗守华教授主要介绍了显微CT肺纤维化成像研究进展;麦筱莉老师介绍了将UTE序列运用于QSM定量脊髓内铁的弛豫率值,并开发了相应的示踪后处理软件;接着臧凤超老师进行了汇报,通过开发2D flash MRI成像的单细胞检测技术实现了MRI单细胞分辨率的成像;最后李静同学进行了题为“磁性纳米气泡标记神经干细胞的研究”的进展汇报。第三课题组姚红红教授,唐明亮研究员,巣杰老师,华子春教授针对示踪的生物机制进展进行了进展报告,华子春教授汇报题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及代谢初探”。姚红红教授汇报了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SPIO示踪MSC在肝衰竭中的命运”提出干细胞能够改善脓毒症,并且与细胞在肝脏中的积累有关,第二部分汇报主要介绍了磁标记干细胞在脊髓损伤和脑卒中的示踪。之后巢杰老师就“巨噬细胞导致的肺部微环境炎性改变对干细胞标记有效性的影响”作了报告。最后第四课题组的谢园园和陈文捷老师针对临床实验进展进行了汇报,谢园园汇报内容为“瑞存标记的干细胞在比格犬脊髓损伤模型中的示踪研究”,提出目前已构建比格犬损伤模型30只,大动物(比格犬)活体实验显示铁颗粒在细胞内77d可见/28d之内干细胞可以存活,并在汇报后与姚红红教授针对细胞示踪的真实性进行了探讨;陈文捷老师主要介绍了“干细胞示踪肝衰竭的临床转化”,内容包括“瑞存标记的干细胞肝损伤患者受试者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建立”以及临床实验伦理备案-安全性的研究等临床前准备工作。项目组内部就这些报告展开了热烈讨论。

    下午的年度会议首先由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副所长李清文研究员致词,顾宁教授介绍了各位特邀专家。之后汇报正式开始,顾宁教授首先对整个项目的年度进展做了基本介绍,接着各课题组负责人对各组的详细进展进行了汇报。

    针对项目总体以及各课题组的进展,各位专家提出了所关心的问题以及建议,第一点:在示踪过程中,瑞存始终存在细胞内是关键。不同示踪阶段的体内环境、细胞因子表达等因素是否会影响细胞内所标记的示踪剂,进而影响示踪效果?由于不同部位的细胞的功能存在差异,应该对细胞治疗目标的过程具有深刻的认识;第二点:需要关注体内磁性材料的外排及其与周边细胞的交换、代谢的过程中的变化、靶向性等方面的问题;第三点:干细胞的标记标记方法,标记效率,以及不同种类的干细胞标记长时等基础问题要重点关注;第四点:目前项目整体跨度大,应加以梳理,总结出项目核心点。第五点:应加深标记的细胞对炎症的调控以及材料对细胞的行为的影响研究,以及动物实验中大动物和小动物之间的联系和差异;第六点:材料在干细胞和巨噬细胞内部分布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标记的干细胞本身有没有炎症反应?第七点:针对实验对照组的设计方面,应该以仅注射材料的动物作为对照组;第八点:应对标项目计划,总结任务完成情况,并进一步提炼其中的亮点工作。

    顾宁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就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提出,在材料制备方面,应对所制备的材料尺寸,表面修饰,以及细胞标记的方法,标记过程,标记时间和分布进行严格的控制和定量;动物实验方面,进一步探究所应用的标记的细胞在大动物和小动物实验中的差异与联系;最后,在应用推进方面,进行规范化的第三方检测与评估。最后本次会议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