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7日下午,江苏省生物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在医工楼1120会议室成功举办“Cold atmospheric plasma precision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的学术报告活动。本次报告由重点实验室主任孙剑飞教授主持,邀请到了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导戴晓峰教授主讲,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张宇教授、副院长何泓良教授、重点实验室吴富根教授、周光泉教授、陈强副教授、焦真副教授、陈怡副教授及众多学生参与了本次活动。
戴晓峰教授围绕低温常压等离子体(CAP)精准与转化医学的核心议题,展开了全面且深入的阐述。她从该领域的基础研究架构出发,详细剖析了当前的研究现状与技术演进脉络,系统介绍了一系列先进的低温常压等离子体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原理、技术优势及临床实践成效。戴教授详细阐述了CAP在精准医学和转化医学中的应用,展示了其在肿瘤治疗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应用前景。她指出,CAP技术具有活性粒子丰富、作用时间短等独特优势,能够在不损伤正常组织的情况下,对病变组织进行精准治疗。这一技术在肿瘤治疗、抗菌消毒、伤口愈合等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为医学领域带来了新的解决方案。
在提问环节中,师生围绕“等离子体具体起效原理”“跨尺度生物效应机制”“临床转化技术瓶颈”等前沿问题与戴教授展开深度探讨。戴教授详细解释了等离子体中的活性粒子如何与生物组织发生作用,从而实现精准治疗;并结合实际案例,阐述生物效应机制在CAP技术中的重要性,并指出这是当前研究的一个关键方向。
此次学术报告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师生们提供了一个与领域专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也进一步拓宽了大家的学术视野。戴晓峰教授的精彩报告,使在场师生对低温常压等离子体技术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激发了大家对这一前沿领域的浓厚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