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汇总

旋转膜乳化法制备高磁热性能的PLGA微球用于VX2兔原位肝癌模型的栓塞热疗研究

2017-11-14 梁一俊 点击:[]

肝细胞癌(HCC)因其高发病率及高致死率已引起全球广泛关注。针对现阶段临床传统疗法的弊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的经导管动脉栓塞疗法(TAE)因其治疗过程简单且疗效较为显著,正成为治疗HCC的重要手段。然而,鉴于目前以栓塞化疗及栓塞放疗为主的介入治疗不仅价格昂贵,且难以避免治疗所带来的毒副作用,故存在明显的局限性而无法切实提高疗效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基于上述考虑,作者借助膜乳化技术成功制备出大尺寸(100-1000 μm)且具备高磁热性能的PLGA微球,并结合TAE设计发展了一个栓塞磁感应热疗(TAEMA)的治疗策略。在对磁微球的性能(细胞毒性、溶血率、有机溶剂残留率以及降解周期等)进行详细评价后,利用VX2原位肝癌模型(新西兰大白兔)展开相应的疗效评价。实验划分为栓塞组、栓塞热疗组、交变磁场组(不栓塞仅进行交变场辐照)及对照组同步进行,通过影像、活体及离体实时测温、生化指标、病理分析以及基因表达等多方面对该协同疗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进行了充分评估。实验结果表明,对照组及交变磁场组的受试模型因没有得到有效治疗,在建模4周后出现了肿瘤的肝内转移以及不同程度的体内转移;而接受介入治疗的模型动物其肿瘤生长得到有效抑制且无转移灶出现。随后,在交变磁场下对接受介入的模型动物进行热疗并开腔插入光纤进行同步测温追踪。结果显示,肿瘤边缘的升温达 15 ºC 以上,而正常肝组织则无明显升温现象。此外,在同样的热疗条件下将肝脏取出进行离体热疗可观察到上述同样的现象。最后,针对肿瘤标志物 (p53, VEGF 及 ALDH1A1)的表达差异并结合生化指标、病理切片的结果,初步证实这种结合栓塞的磁感应热疗策略安全有效,能最大程度地抑制肿瘤生长及转移。相关工作为日后利用栓塞磁微球实现基于肝癌的临床介入-磁感应协同治疗提供了一定的可行性依据,PLGA栓塞磁微球的长期安全性以及更深入的疗效评价仍在进一步研究中。

文章已在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在线:http://pubs.acs.org/doi/10.1021/acsami.7b14330。本工作与江苏省肿瘤医院介入科陈骏教授(共同通讯作者)团队进行合作,特别感谢余辉博士和冯国栋医师(并列共同一作)对动物实验的大力支持!

common/upload/2017/11/14/95251nI.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