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8-21日,第八届“趋磁细菌研究及其应用”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就趋磁细菌多样性和生态学,趋磁细菌培养、代谢及基因组分析,趋磁细菌演化及其地质环境功能,趋磁细菌及磁性颗粒的应用,生物磁光感受机制等主题进行了学术报告及专题沙龙讨论。研讨会期间与会专家和学者回顾了各领域内的发展历程,展示了最新科研成果,探讨了未来趋磁细菌的发展方向。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趋磁细菌大家庭的不断壮大,以及各位研究者为了推动趋磁细菌被更多的人认识、了解、研究所做出的不懈努力。纳米组博士生毛宇与南京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信息学院杨一子老师一同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磁小体是趋磁细菌通过生物矿化形成的化学纯度高、粒径均一的磁铁矿晶体,在磁小体形成过程中磁小体膜和相关蛋白质起着重要的作用。磁小体因趋磁细菌种类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的外形及晶体表面,目前认为磁小体膜上的一些蛋白质包括Mms5、Mms6、Mms7和Mms13等对晶体成核、矿化及形状的调节具有重要作用。虽然相关蛋白质对磁小体形成过程的调节机制还不清楚,但磁小体形成的生物矿化过程,对于我们合成高结晶度的磁铁矿纳米晶体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次研讨会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也为我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