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8日,第84次纳米生物与医学技术系列研讨会在基一楼102举行,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与组织相容的生物纳米电磁器件”,主讲老师是孙剑飞老师。此外,还有范凤国、王鹏、杨燕、马思雨和蔡庆东为大家进行汇报。研讨会的气氛轻松活跃,大家的发言积极热烈。
孙剑飞老师汇报的主题是“与组织相容的生物纳米电磁器件”,孙老师首先介绍了纳米电磁相关技术的研究背景以及纳米电子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其中着重介绍了柔性电子器件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随后,结合小组内的研究内容,孙老师重点讲解了以金/磁性纳米材料组装结构作为体内电磁器件的相关研究。研究内容包括纳米颗粒组装结构的构建、纳米组装结构的光电性质、纳米组装结构与细胞的作用、纳米组装结构的植入方式等。最后,孙老师简单介绍了近期工作。
范凤国师兄在组会上进行了题为“旋转磁场控制生物医用磁性纳米材料空间组装及机制研究”的开题报告。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用共沉淀法制备氧化铁纳米颗粒及其表征;2、不同条件下二维磁性薄膜的制备及其薄膜形态、机械性能、磁热性能与机制的研究;3、基于表面阻抗测量开发一种新的测量激励下磁性的方法;4、三维磁性水凝胶在旋转磁场下的可控组装;5、有标记的磁性细胞在水凝胶中的组装及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王鹏师兄的汇报主题是“超材料在生物传感器件方面的应用”。他首先介绍了超材料生物传感器件的研究背景和最新进展,其中着重分析了新型螺旋状超材料的性能优势。随后,结合目前的工作内容,介绍了金纳米颗粒螺旋超材料的制备、表征与软件模拟结果,并探究了不同材料及厚度对溅射膜的共振性质的影响。
杨燕师姐的汇报主题是“细胞对纳米颗粒的摄入机制”。她先简单介绍了物质跨膜运输的基本方式,并着重讲解了纳米材料进入细胞的途径及材料自身性质对细胞摄取的影响。然后,根据自身实验研究内容,从摄取量、相关蛋白表达量等多个方面,探究比较了组装基底对不同尺寸游离小微粒摄取的影响。实验还考察了不同代数的细胞摄取磁性纳米颗粒的情况。
马思雨同学的汇报主题是“中低频可调脉冲磁场的研制及对纳米颗粒作用的研究”。她首先介绍了磁场促进磁性纳米颗粒跨膜进入细胞的应用背景,并对脉冲磁场在经颅刺激、磁声成像、电穿孔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然后,介绍了对目前实验所搭建的脉冲磁场的调试情况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蔡庆东同学的汇报主题是“磁化红细胞在体内靶向的工作”。他首先简单介绍了磁靶向给药系统靶向治疗恶性肿瘤的优势及研究进展,并分析了磁化红细胞的应用前景。然后,根据近期工作进展,对实验制备得到的磁化红细胞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不同磁性纳米颗粒浓度对磁化红细胞磁性的影响。最后利用小鼠模型进行了磁化红细胞体内靶向实验,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了改进。
通过本次研讨会的学习讨论,大家受益匪浅,对于生物纳米电磁器件,尤其是磁性纳米材料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相信相关研究工作和具体应用必将在未来发展得越来越好,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