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神经损伤干细胞修复体内示踪”研讨会顺利召开

时间:2016-10-02作者:叶德文点击:

2016年9月30日上午,在东南大学在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会议室举行了小型研讨会,讨论主题为“神经损伤干细胞修复体内示踪”,我组顾宁教授、杨芳教授、孙剑飞副教授、罗守华教授、张宇教授、中科院研究员戴建武、中科院研究员张智军、鼓楼医院放射科副主任张冰、中山大学教授项鹏、柏盈盈老师、等专家出席了此次会议。
研讨会上,顾宁教授首先进行了致辞,提出研讨会目的是提出神经损伤干细胞修复体内示踪方面几个主要科学问题,以便相关工作的后续开展。
首先,各位专家进行了简短的自我介绍,大致介绍了自己所在领域及其研究现状。随后中科院研究员张智军、柏盈盈、杨芳教授、孙剑飞副教授、博士生张桂龙、博士生王琪玮在会议上进行了汇报。
张智军汇报主题为“体内移植干细胞的磁共振示踪研究”,前期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1.生物支架对干细胞迁移、分化的影响以及在损伤修复中的应用。2.磁性探针的设计、制备级用于细胞体内失踪的概念。最后提出体内移植干细胞几个主要问题:首先是对干细胞移植后在体内存活、分化、迁移的安全评估,长期监测的必要性和造影剂性能方面的要求。
柏盈盈老师汇报主题是“干细胞活体示踪”,研究主要针对在间充质干细胞以及内皮祖细胞,首先对示踪必要性、研究基础进行了简单介绍,然后介绍了主要细胞标记方法以及成像用纳米材料。提出最终目标:不使用外源性探针,并且能够做到多种成像方式的融合。当前需解决的问题为:基因修饰干细胞后存活率、迁移能力以及活体观察细胞分化。
杨芳教授主要对微气泡的发展和主要研究工作做了汇报,在现有工作基础上构想了利用微气泡对神经系统成像、治疗的方案。
孙剑飞副教授主要介绍了之前的研究工作,以及对本课题的想法。提出以下目标:构造微纳结构实现对生物电流的可视化、梯度磁场控制杆细胞靶向输送、非磁场组装的纳米颗粒膜促进成骨分化。
博士生张桂龙主要汇报了抑制神经干细胞的疗效以及安全性;博士生王琪玮主要汇报了现有的对神经干细胞的修复方式以及示踪方法。
汇报结束后,各位专家进行了热烈讨论,为下一步工作开展提出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