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第四届日本-中国纳米医学会议在北九州国际会议中心召开

时间:2016-05-23作者:郭志睿点击:

2016年5月11日至14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日本学术振兴会联合资助的日本-中国第四届纳米医学会议在日本北九州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一年一度的日本-中国纳米医学会议会议的召开旨在为纳米医学领域的两国同行提供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同时希望有效地推动两国在纳米医学领域的持续发展。本届纳米医学会议的联合主席分别由日方九州工学院的Takenaka教授和中方中国医学科学院的许海燕教授担任。会议共进行了29个口头报告,内容涵盖了纳米医学中基于纳米材料(结构)的诊断、治疗、免疫和生物分布及毒性等研究分支。
我组顾宁教授和博士毕业生郭志睿副研究员(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参加了此次会议,顾宁教授做了题为“Controlled Self-Assembly of Magnetic Nanoparticles for Hyperthermia”的大会特邀报告,郭志睿副研究员做了“Size-controllable Synthesis of Citrate-Stabilized Au Nanoparticles Larger than 40 nm as Antibody Labels for Lateral Flow Assay ”的口头报告。有别于许多国际会议报告往往是对过去工作的汇总,本届会议极富诚意,许多学者报告的内容属于“fresh”和“unpublished”,这也使得会场的交流和讨论极为热烈,大家不仅进一步开阔了彼此的科研视野,也收获了大把的友谊。
第五届日本-中国纳米医学会议将移师中国苏州,由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和纳米仿生研究所的王强斌教授担纲中方会议主席。
除了热烈的学术交流和讨论,日方人员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对仪式感的强调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无论是在机场接站还是在会场服务的会议工作人员,均着正装:男士西装领带黑皮鞋。女士不打领带,但是着正装。会议过程中,工作人员正襟危坐随时提供服务,未见他们百无聊赖低首玩手机,打游戏的情况。本届会议中,中方原定的参会人员中有几人因为突发事情和签证原因不能参会,这就使Program出现空挡。但不同于我们习惯的“变通”:排在后面的报告人向前随机顶上,最后导致program变成一纸空文。日方对会议的安排严格遵守既定的程序,出现空挡的时间用于coffee break。另外要求报告人必须本人亲自上场,即使你是大牌教授,也不允许临时不来,找理由推出常常对整个课题一问三不知的研究生代替,这一点也非常可贵。大家都知道学术会议中对时间的掌控是一个非常challenge的issue。有些报告人常常情不自禁,视时间于无物,这就使moderator非常为难,不赶报告人下去,相当于剥夺了后面报告人的时间,直接驱赶,因为都是同行又得罪人。本次会议对时间控制的安排让笔者开了眼界:安排两名研究生专职控制时间。他们面前布置了古雅的手压式计时器,moderator介绍报告人完毕,示意报告人开始后,立刻计时。报告人是否把电脑调整好那是报告人自己的business,“time waits for no man”。一举免除了moderator害怕得罪人的尴尬。两位研究生初生牛犊不怕虎,一律在距离规定时间2分钟前按压一次计时器,时间结束后就随心所欲不停按压计时器了。清脆的铃声此起彼伏,让拖堂的报告人心神不定,不好意思再讲下去。笔者本人就享受了这一待遇。这种严谨和对仪式感的要求同样体现在会场外。学术会议由于对时间的高效控制,在一天半内完满结束。还剩下半天的时间,日方人员陪同我们参观文化名胜(注意:购物的时间安排是0分钟。)由于几个地点相距较远,必须很好地掌控好时间。大巴车的司机同样正襟危坐,制服干净整洁,工作帽和白手套全程佩戴。每到一地,都要在文件板上仔细记录并告知下一程的启程时间,除非突发情况,否则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有了良好的时间控制机制,大家看得开心,也非常有效率。
常有文章说日本人死板,不变通,过于较真。在笔者看来,这正是这个民族优秀和强大的一面,这就是李克强总理苦心号召并力荐的国人要具备的“匠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