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4日,第四届生物医用磁学纳米技术研讨会在南京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纳米医学与工程分会与江苏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纳米医药工程专业委员会主办,苏州纳米科技2011协同创新中心纳米药物与生物材料专业中心与江苏省生物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承办。邀请了国内外多位生物医用磁学纳米技术领域的专家学者,包括都有为院士、侯亚义教授、Teng Ma教授等。磁学与磁性材料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由来已久,生物磁学或生物电磁学已经成为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尤其是与纳米科学与技术的交叉融合,为这一学科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和创新机遇。会议以主题报告引导共同讨论,不拘泥于具体的研究工作,重在提出问题、引领方向,共探发展与合作。
会议伊始,东南大学的顾宁教授致欢迎词,热情欢迎各位专家的到来,并回忆起每一届生物医用磁学纳米技术研讨会,希望在场的大家都能够从本届会议中有所收获。
第一位发言人是来自西北工业大学的商澎教授,商澎教授主讲的内容是稳定磁场对骨骼重建影响的实验研究。教授从地球本身的磁场入手,研究不同的磁力对于机体骨骼细胞的作用,发现磁力不同,机体的骨骼细胞也会产生不同的作用,基本可以表明磁力影响机体骨骼细胞的正常的生长发育。
第二位发言人是来自南京大学的侯亚义教授,侯亚义教授发言幽默风趣,受到了在场听众的一致推崇。侯亚义教授研究的内容是纳米与免疫细胞的识别与调控,教授从多靶点联合治疗肿瘤入手,探究肿瘤免疫细胞的不同属性,从而希望能够从根本上杀灭肿瘤细胞,给人类带来福音。
第三位发言人是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副总裁张喜全。张院长作了磁性纳米药物瑞存的工业化生产研究报告,介绍了铁基纳米药物热门活跃的应用,以及临床上目前已批准或正在试验的铁基纳米药物,并从立项依据、工业化开发流程、质量控制等方面讲述了瑞存的产品申报内容。
第四位发言人是江苏省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徐建,徐医生作了免疫磁珠与液态活检的报告。报告为大家介绍了目前组织活检的局限性,并介绍了CTC(循环肿瘤细胞)作为一种新型“液体活检”的媒介的应用,实现便捷、无创、实时监测的目的。徐建医生同时也报告了使用纳米磁珠流体及免疫荧光技术进行捕获和坚定的Cell Search CTC检测技术,以及所在小组针对NJ001肺癌活检工具的相关进展。
第二天上午,美国Florida State University的Teng Ma教授、东南大学的钱卫平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的李小俚教授、东南大学的马明副教授分别进行了报告。
Teng Ma教授作了在高场MRI成像下细胞3D聚集和细胞追踪的报告,讲述了MSC(间充质干细胞)在中风治疗中的应用。间充质干细胞修复能力强,被许多研究用于心肌修复,Teng Ma教授分析了hMSC对治疗中风中存在的挑战障碍,以及课题组关于成团细胞在病理方面和控制成球分布与成球大小的研究。
第二位报告的是钱卫平教授,钱教授作了基于有序多孔纳米结构的蛋白质分子相互作用研究的报告。钱教授首先介绍了纳米颗粒进入生物体内后形成的冠状结构及利用光谱等方法对该结构进行表征的研究。随后钱教授又报告了课题组关于设计纳米结构、评价纳米表面蛋白质的吸附情况的研究。
随后,李小俚教授作了磁与脑功能的报告。首先李教授报告了无创神经调控(TMS)的原理及TMS-EEG的应用,TMS-EEG被用于评价皮层功能网络的有效脑回路连接、老年痴呆疾病。接下来李教授介绍了有关低频rTMS对于孤独症Gamma节律干预,TMS与神经反馈结合的康复技术。李教授又介绍了课题组在磁场利用纳米粒子进行精细控制的相关工作。
最后,马明副教授作了磁热的靶向、聚焦和温度场分析的报告。首先马明老师介绍了磁感应热疗的瓶颈问题,随后提出了PEG化和RGD-PEG化的高性能磁性锰铁锌氧体纳米晶分别在被动靶向和主动靶向小鼠肿瘤及磁感应热疗的应用研究,以及联合静磁场实现磁热范围的聚焦的研究。同时,马明老师还介绍了利用辐射测温技术进行无损测温和磁热疗过程3D温度场构建的有关工作。
报告完毕后,顾宁教授主持了闭幕式,总结了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与闪光点,对未来提出了热切的期盼,第四届生物医用磁学纳米技术研讨会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