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22“血管信息与健康工程”学术研讨会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血管信息工程”与“心血管损伤分子机制与防治研究”创新群体项目2022年度联合学术研讨会 会议纪要

时间:2023-01-12作者:龙朦朦点击:

2023111-12日,由江苏省生物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和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联合主办的2022“血管信息与健康工程”学术研讨会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血管信息工程”与“心血管损伤分子机制与防治研究”创新群体项目2022年度联合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市玄武饭店成功召开。

本次会议主要围绕解决心血管疾病,特别是动脉粥样硬化及缺血性脑卒中研究领域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和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通过医学影像与生物医学工程、分子生物学、纳米材料与器件、血管生物力学、医学临床等多学科学术交流,旨在增进血管信息与健康工程相关研究科研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激发对心血管疾病诊治新技术的临床和分子基础创新研究!

111日下午进行项目总体进展报告和交流讨论。会上顾宁院士首先对莅临参加本次会议的专家领导进行介绍并表示欢迎,随后东南大学滕皋军院士和南京医科大学季勇校长分别致辞。滕院士表示此次会议通过两个创新群体项目的研讨,一定能碰撞出思维的新火花,对参会人员有很好的启发作用,能够进一步促进医工合作。季校长表示,此次两个创新群体项目联合学术研讨会的举办非常重要,是心血管相关疾病基础机制研究与临床应用的有效结合,希望在此次会议上能促进两个创新群体之间的更多交流与未来合作,为解决心血管疾病做出实质性的贡献。随后两个群体项目的主要负责人顾宁院士和季勇校长对项目的总体进展进行精彩报告,给予参会者很多启发与收获。随后,针对项目的总体研究目标,全体参会人员展开了积极而热烈的讨论。

1 12日上午由南京医科大学的顾爱华教授和东南大学的徐春祥教授主持了项目的课题分报告。徐春祥教授介绍了高灵敏微腔生物分子传感,王连生教授介绍了蛋白激酶促进内源性心肌再生的研究进展,陈峰教授介绍了肺血管重构的新机制与转化研究,居胜红教授介绍了血管相关疾病的影像新技术研究及临床应用,蔡彦副教授介绍了斑块微环境动态耦合模型在靶向治疗中的应用初探,陈绍良教授介绍了创新群体中的随机化临床研究。报告后参会专家对汇报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研讨,提出了新的建议,并对下一阶段的规划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

最后,季勇校长和顾宁院士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一致认为这是一次医工合作的新形式,通过双方充分的学术研讨,期待双方有更多合作、聚焦真正解决基础与临床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