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血管信息工程”创新群体项目研讨会纪要

时间:2024-11-12作者:葛心月点击:

在心血管疾病日益成为全球健康威胁的背景下,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支持的“血管信息工程”创新群体项目研讨会,于2024116日在南京玄武饭店成功召开。受项目组邀请,陈航榕教授、魏大程教授、李永生教授、李舟教授、樊海明教授等多位专家莅临指导。项目负责人顾宁教授,项目组成员徐春祥教授、张宇教授、杨芳教授、蔡彦教授、汤天宇教授,以及研究组何泓良、李艳、焦真、刘吉梓、盛静逸、李明熹、严然、毛宇等老师、同学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滕皋军教授致开幕词

首先,项目组课题二负责人徐春祥教授针对课题二研究内容作题为“时空分辨的生物表界面精准测量”的报告。徐老师的报告详细介绍了表界面上的时空演变、多物理场耦合的高灵敏生物检测、二次谐波的折射率分布传感与细胞微结构成像等前沿技术,并总结了课题二在光学微腔与表面等离激元协同实现生物分子高灵敏度测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项目组徐春祥教授做报告

随后,项目组课题一负责人张宇教授介绍了课题一在“血管诊疗微纳米材料及应用研究”方面的进展。张老师重点介绍了铁基微纳米材料的研制及其在血管疾病诊疗中的应用,包括多聚糖超顺磁氧化铁注射剂的临床试验及低剂量成人全身一站式血管床评估等技术。此外,张宇教授还分享了铁基纳米酶的研制进展及其在诊疗新技术中的应用。

项目组张宇教授做报告

项目组蔡彦老师代表课题三做了题为“血管疾病演化机理及数学模型”的报告。蔡老师的报告介绍了基于斑块微环境动态耦合变化的斑块生长发展模型,以及靶向纳米颗粒治疗斑块的理论优化模型等创新成果,为血管疾病的预测与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项目组蔡彦老师做报告

项目组汤天宇老师报告了课题四在“血管相关疾病的影像新技术研发及临床应用”方面的进展。汤老师介绍了系列方法学研发、临床诊断模型构建及验证等方面的最新成果,特别是在冠脉精准分割、冠脉狭窄检测及血管相关疾病的临床诊疗模型构建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项目组汤天宇老师做报告

在研讨环节,与会专家围绕血管斑块预测模型、物理标志物检测、二次谐波技术应用、微纳材料诊疗等多个议题展开热烈讨论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陈航榕教授对血管斑块相关的模型预测表示高度认可,并就铁基造影剂的研究与项目组进行交流。樊海明教授就稳定血管与不稳定血管的动力学参数变化、神经消融术等前沿问题与项目组进行探讨。魏大程老师就超快光声光谱在临床血管诊断方面相较于其他技术的优势与项目组老师讨论。此外,李永生教授、李舟主任等专家也就二次谐波技术、早期心肌梗死标志物的探索、项目整体汇报、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独到见解和建议。


会议现场讨论交流环境

会议最后,顾宁教授对各位专家的莅临指导表示衷心感谢,并再次强调了血管信息工程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未来,项目将致力于构建更大的心血管健康评估框架,通过多学科交叉合作实现心血管疾病的精准诊疗与一体化管理。项目组后续将认真总结各位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项目研究内容和方向,为推动我国血管健康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此次会议的圆满召开,不仅为血管信息工程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也为推动我国血管健康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参会人员合照

摄影:杨明 

审核:毛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