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坚守崇高信仰,传承“燃灯”精神——观电影《邹碧华》有感

时间:2018-04-19作者:庄林林点击:

2018年4月15日,我在学院党委的统一组织下观看了影片《邹碧华》,看完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深表钦佩和敬意。邹碧华同志是新时代公正为民的好法官、敢于担当的好干部。作为一名司法改革和法制建设的“燃灯者”,邹碧华的理想追求和奉献精神在影片中得到了生动的诠释。
他是充满理想的庭前独角兽,面对上访群众的“无理取闹”,邹碧华没有躲避,而是打开大门,把上访群众请到法院里面对面坐下来谈。他语重心长地教导下属,面对无理取闹,也要念及人情。做法律工作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能满嘴大道理,而是要“把法条和面条搅在一起,要让百姓像吃面条一样顺畅地吃法条”。他说,“人民法院为人民”。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能沉下身子,走到火灾赔偿案上访群众的家中现场了解实情,最终通过召集相关部门一道协调解决了群众最关心的问题。
他是追求卓越的专家型法官,他说,作为一名法官,要真心实意地为百姓着想,因为“我们每年要审理上万起官司,可是老百姓可能一辈子就打一次官司,要是发生了冤假错案,影响的就是他的一生。”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他融审判实践与理论思考为一体,将法律适用过程创造性地分解为九步形成的《要件审判九步法》,层层递进,步步为营,将审判活动上升为一门裁判艺术,对当代司法实践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当司法改革来临时,他勇挑重担,扛起司法改革先行者的大旗,始终践行敢啃“硬骨头”、甘当“燃灯者”的誓言。为了找到考评中权重系数的科学方案,他到同济大学拜访统计学教授,到计算机数据中心倾听专家解析,坚持不断学习和研究,最终解决方案获得国际同行高度评价。当进行到“改革坚冰”,身边的同志要打退堂鼓的时候,邹碧华讲改革“就要像小猪一样用鼻子一点一点往前拱”。他信奉,拿破仑的伟大之处不是他打过多少胜仗,而是经他修订九十七次而成的《民法典》。最终,历经34次易稿而形成的《上海法院司法改革工作实施方案》获得通过,他用自己的智慧、胆识和魄力,为上海乃至全国的司法改革作出了积极而有深远意义的贡献。
他教育孩子说,“You are your time”。他这一生都在为“法治中国”的理想和时间赛跑。他的办公室和家中的书房可谓“汗牛充栋”,他不断进行学习,他坚信“怀才就像怀孕一样,时间久了就一定看得出来”。我们从邹碧华极力说服康达同志放弃年薪百万的下海工作中可以看出邹碧华坚决摒弃贪图安逸和个人享乐以及他对崇高事业的热爱和执着追求。
邹碧华的一生是短暂的,但是他的一生却也是充实和丰满的。他一生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担当、奉献与创新,同样也和科研、教育事业一脉相通。敢于担当,就意味着不懈怠、不畏难、不退缩,在平凡而漫长的职业生涯中,必须怀揣信仰、坚定信念、勇担职责、知行合一。甘于奉献,就要把敬业当成一种习惯,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地做好本职工作,无私奉献、埋头苦干,用实际行动勇创佳绩、拼搏进取。善于创新,就要改变心态,关注工作中的种种障碍,善于反思、整理和总结,小处创新、时时创新,做好实验室和校园的小事,成就中国和世界的大梦。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新时代召唤新的“邹碧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对邹碧华同志的评价一样,“燃灯者”越多,我们的事业就越兴旺发达,我们的社会就越温暖如春,我们的国家就越充满光明。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我们应当坚守崇高信仰,传承“燃灯”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立足岗位,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先辈的新业绩。
common/upload/2018/04/19/165424d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