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印象中比较深刻的是第一节顾宁老师讲的课,主要内容是生物电学或电生理学的发展主线。其中有许多科学家为此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是推动电生理学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也让我由此产生了一些思考。
为什么近代科学家和科学突破多发迹于欧美国家?是因为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生产资料的积累速度,让科学家可以有更充足的时间去做科研吗?我觉得这个问题的答案肯定是复杂的,也是综合的,但工业革命对科学发展的影响一定是这其中的至关重要的一环。我们应该学习欧美国家先进的科研人员培养体系和培养模式,我们已经起步晚于欧美国家半个世纪,只能选择迎头赶上,因为自说自话的苦头我们已经吃够了。
另一个我记忆很深刻的地方在于,近代科学家都是交叉学科的背景,往往是物理学家研究生化问题取得了大的突破,生物学家研究心理学问题取得了巨大的突破,这种“破圈”式的科研特点让我不禁想起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到的,大意是学科之间的壁垒往往是阻止科学发展和进步的拦路虎。因为事物的存在本身就是复杂的而非单一领域的,而人为的将其分为各个学科是方便大家学习和整理资料。后来就演变成了,非领域内公认的专家不敢对领域内的发展做出建议与指导,否则将受到领域内其他人的口诛笔伐。对于科研而言,重要的是钻研某一个点,而非领域之间的界限,不必要限制自己的思路。
除了科研具有复杂度很高的特点外,科研成果转化,后续的应用场景也是复杂的,并且技术的发展是可以促进前沿科学的进一步发展的。例如最近新冠病毒爆发期间,正是因为低温冷冻电镜的存在,科学家才得以快速的解析出病毒的结构,第一时间制定防疫计划、研发疫苗和药物,这才使得疫情得到了一定控制。而且科研与技术的发展呈现出一个循环的特点:往往是研究者发现一个现象,并试图用现有的知识或创造概念去解释现象发生的原理,再然后发展出应用该原理的使用技术,反过来技术再进一步推动人们发现新的现象。但这其中,研发设备属于工程学领域的范畴,而发现新现象则可能是包罗万象的,这也正说明了各个学科领域之间的互通性和促进性。
但这其中有一个很大不公,或者说不平衡。技术的发展往往是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和试错的,也因此周期会变得很长很长,一项技术的突破往往是十几二十年的成果。而科研体系往往是重发现而轻技术的,新发现的高度远高于一项技术的突破,这也促使了科研人员的研究不得不向发现倾斜。
我个人觉得现有的科研体系应该提高对技术研发的认可度,科研单位的成果评价标准也应该考虑到工程技术类的创新,这样就可以激发科研人员的研发热情,将科研提升到一个更全面综合的高度。这也是国家战略发展迫切需要的,也符合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