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关于“北京雾霾现耐药菌”报道的若干思考

时间:2016-12-03作者:庄林林点击:

2016年11月,瑞典哥德堡大学拉尔松研究团队在《Microbiome》上发表了题为《The structure and diversity of human,animal and environmental resistomes》的文章,该研究从人类、动物和全世界不同环境共收集了864份DNA样本,其中14份空气样本均来自北京雾霾。分析结果称,相比泥土、水等外部环境,北京空气中的微生物群落含有的已知抗生素耐药性基因种类最多,平均有64.4种。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该团队在文章中指出,他们在这些空气中发现了针对碳青霉烯类(Carbapenems)抗生素的耐药性基因。文章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称作“一种可最后求助的抗生素”。这意味着什么?如果对这类抗生素出现耐药性,意味着人类可能失去这“最后一根稻草”。
一石激起千层浪,11月23日,一篇题为《呼吸的痛!北京等地雾霾中发现耐药菌》的文章引爆朋友圈,文中这样写道:“城市空气污染比我们想象中的更致命,因为它携带了耐药性细菌,普通抗生素对此无能为力。科学家警告称,城市烟雾扩散或许正在使病毒变成无法治愈的遗传物质,而在此阶段,尚不清楚这会对污染严重的城市造成多大的伤害。”虽然该文指出目前并不明确这个威胁究竟有多重,但其夸张的言辞以及“超级细菌”的出现,仍令网友心有余悸。
舆情持续发酵,拉尔松赶紧表声“我们的研究并不能得出人类最后的抗生素对北京雾霾无效的结论。抗生素的失效完全不属于我们此次研究的范畴。”国内主流媒体也纷纷求证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北大基础医学院免疫系教授王月丹、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副研究员付彦等均出面澄清,表示耐药基因不等同于耐药菌,且耐药菌在自然环境中广泛存在,并非北京或中国独有。北京市卫计委亦援引专家说法公开释疑,细菌的耐药性和致病性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耐药基因的增加并不意味着致病性的增强。舆论风向得到及时控制,网络评价回归科学和理性。
不难看出,因误解或错误解读而得到大众关注并不是一件值得提倡的事情,尤其以造成人们没必要的恐慌情绪为前提。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型媒体形态,在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上,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与影响力。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整体提高,今天的网民已不仅仅满足于媒体对科研热点事件“吸睛”性的解读。如果在报道科技发现或研究时能辅以科学的介绍,在求证的基础上既告其然,也阐释其所以然,不仅能正面引导公众关注,亦满足了读者的求知欲,也有助于全民科学素养的提升。
作为科研工作者,我们也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的特长,以科学的视角和态度来看待和分析相关科研热点问题,以公益的心态、奉献的精神和对社会责任的担当来帮助澄清公众的疑惑,正确引导公众更加客观、科学地看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