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全国环境纳米技术及生物效应学术研讨会第一轮通知

时间:2016-01-18作者:点击:

全国环境纳米技术及生物效应学术研讨会第一轮通知

详情请见附件,敬请各位老师关注。

会议主办单位: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原子光谱专业委员会
会议承办单位:厦门大学、厦门大学谱学分析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环境生态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开放注册投稿日期:2016年1月15日;提前注册截止日期:2016年3月10日
摘要接收截止日期:2016年3月15日;会议现场注册日期:2016年4月8至10日
一、会议背景
随着纳米材料制备和相关应用技术的迅速发展,纳米材料对环境和生物的潜在影响已经日益受到科学界、政府乃至社会公众的关注。由江桂斌院士发起,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原子光谱专业委员会主办、厦门大学承办的“全国环境纳米技术及生物效应学术研讨会(National Symposium on Environmental Nanotechnology & Nanoimpact)”将于2016年4月8-10日在厦门召开。
本届会议旨在引起学术界对纳米材料环境安全性及生物效应的进一步关注,牵引相关领域学者开展深入研究。会议的主要议题包括:1)环境纳米技术;2)纳米环境过程、纳米生物效应及安全性评价;3)纳米调控、表征技术与方法;4)大气超细颗粒物环境过程与效应。
会议将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和国内外著名专家作大会报告;邀请本领域的国内知名专家做特邀报告、口头报告;设立“研究生论坛”以及吸引广大青年学子参会进行墙报交流。会议将评选“优秀青年科学家奖”和“优秀报展奖”。
二、组织委员会
组委会主席:江桂斌(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组委会委员:(以姓名笔划为序)
王春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朱利中(浙江大学)
庄乾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刘景富(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江云宝(厦门大学)
吴李君(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陈 威(南开大学)
郑明辉(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赵宇亮(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胡 斌(武汉大学)
顾 宁(东南大学)
景传勇(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谢素原(厦门大学)
王秋泉(厦门大学)
全 燮(大连理工大学)
刘思金(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闫 兵(山东大学)
江 雷(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陈拥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庞代文(武汉大学)
郑南峰(厦门大学)
赵进才(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袁东星(厦门大学)
郭良宏(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曾永平(暨南大学)


组委会秘书长:王秋泉 教授(厦门大学)
组委会秘书处:
赵一兵、翁建、吴川六教授、杨利民、陈小兰、张博副教授、陈石工程师(厦门大学)
三、邀请报告人(在不断更新中)
江 雷(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张远航(北京大学)
Pedro J. J. Alvarez院士(Rice University)
朱利中(浙江大学)
刘思金(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闫 兵(山东大学)
汪海林(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陈春英(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林 璋(华南理工大学)
郑南峰(厦门大学)
胡 斌(武汉大学)
顾 宁(东南大学)
逯乐慧(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樊春海(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孙世刚(厦门大学)
Mark Wiesner院士(Duke University)
王海芳(上海大学)
全 燮(大连理工大学)
刘景富(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吴李君(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张海元(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陈 威(南开大学)
庞代文(武汉大学)
赵宇亮(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夏 天(UCLA)
郭良宏(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景传勇(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潘丙才(南京大学)

四、征文要求
本次会议针对1)环境纳米技术;2)纳米环境过程、纳米生物效应及安全性评价;3)纳米调控、表征技术与方法;4)大气超细颗粒物环境过程与效应等四个议题征文。
请登陆会议网站(http://nsenn.xmu.edu.cn)注册账号并在线提交摘要,摘要模板可由会议网站下载。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陈石,0592-2186401,13950006509
通讯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厦门361005